近日,深圳一加油站內,一男子拔掉正在汽車上加油的油槍并點火,汽車被迅速點燃。危急時刻,加油站工作人員迅速滅火,未發生嚴重事故,工作人員的及時有效應對風險的能力獲點贊。
提高應急處突能力,是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在點贊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思考,對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如何有效掌控局勢、化解危機。
培養一線服務人員的應急處突能力是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國人口眾多,行政區劃體系復雜,單純依靠公安機關對突發事件的處理,存在一定的時滯響應。若能將應急處突技能培訓納入加油站、車站、商場、賓館等人流密集處服務人員的職業培訓,提升其應急處突的能力及水平,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故發生所帶來的損失,進一步節約人力資源,有效降低風險。
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應急演練方能臨危不亂。通過整個事件發生的視頻可以觀察到,除了第一時間在場的工作人員鎮定地采取滅火措施以外,后續趕到的工作人員分頭行動,井然有序地滅掉了明火,可推測該加油站對類似事故的處理已進行過預演。作為安全生產責任制中的重要一環,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常態化開展應急演練是防控風險的有效手段。
提高違法成本,加大處罰力度。相對于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縱火等人為因素造成的事故相對可控。要通過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切實糾正和制止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形成有力震懾,逐步壓縮人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比,提高政府公信力。同時,加大日常督查力度,層層壓實監管責任,并強化懲戒機制,將違法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納入信用“黑名單”,實施授信融資限制、申請財政性資金項目限制、行業禁入、表彰評優限制等聯合懲戒措施。(作者:胡凌琨 點軍區統計局)